学报编辑部
 
首页|学报简介|编委会|规章制度|业务学习|党建工作|文明创建|期刊目录|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投稿须知>>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1 期刊概况和对来稿的基本要求
1.1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以反映学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医学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本刊主要报道我国医学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介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开展学术讨论。
1.2 本刊设有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各科的论著、研究报告、临床经验、综述、短篇或个案报道等栏目。来稿应符合《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

1.3 稿件应包括题目、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2来稿的内容与格式
2.1题目 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超过20个字),简明准确,有专指性。文题中不应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元素符号、分子式等。
2.2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应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每篇文稿作者一般不超过6人。
2.2.1 作者署名置文题下,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
2.2.2 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置文题下圆括号()内,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自治区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自治区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例如(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河南 漯河 462000)
2.2.3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如:李××1,王××1,林××2,相××2(1.北京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 100084;2.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 100084)
2.3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附批文复印件或证明信。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对于各级政府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2.4 作者简介 文稿的第1作者,请按以下顺序提供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2.5 摘要和关键词
2.5.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前写出“摘要:”字样。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各部分连续排列。
2.5.2 英文摘要 论著、研究报告文章应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2.5.2.1 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对应,一般不超过15个实词。文题首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2.5.2.2 作者姓名应全部写出,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Ying(张英),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外国作者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2.5.2.3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词,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 4部分,并与中文摘要对应。
2.5.2.4 凡有英文摘要的文稿均应标注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置于摘要的下一行。
2.6 中图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为准。
2.7 正文(Text) 论著、研究报告、临床经验和技术与方法文稿通常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
2.7.1 引言(Introduction) 正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一般不超过250个字),不写出“引言”字样。简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可应用必要的参考文献介绍最突出的背景材料。引言最后叙述本研究的目的。引言中不应包括该研究的具体方法、结果和结论。
2.7.2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说明观察或实验对象(患者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的选择方法和标准;所用药物或试剂的来源和批号;详细描述实验方法、仪器(以圆括号注明型号和制造厂家)以及实验步骤;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学方法等。对已发表的但未被人们所熟知的方法,应简要描述,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改进的方法应详细描述,并说明改进的理由和使用的限度。
2.7.3 结果(Result) 按逻辑顺序用文字、图或(和)表叙述该研究的结果。不应在正文中重复图、表中的所有数据,只需强调该研究的主要发现。
2.7.4 讨论(Discussion) 讨论应依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而不是简单重复结果内容,应着重讨论本研究新的和重要的发现,以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充分依据时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及(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8 致谢(Acknowledgements) 致谢应置文后或另起一页。在智力方面为论文作出过贡献而其贡献又不够作者资格者,可在致谢中列出姓名,并陈述其所作的贡献,如“科学指导”、“研究计划的重要评论”、“资料收集”、“参加临床实验”等。须得到致谢人的同意,方可在致谢中列出其姓名。
2.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9.1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温哥华格式,按照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在相应处右上角依次标注(如[1],[2~4],[5,6])。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亲自阅读的文献,一般以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要避免使用摘要资料作为参考文献,“未发表资料”和“个人通讯”虽然是书面资料,也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可置于括号中插入正文,但应征得提供者的同意。
2.9.2 本刊规定,论著文章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5篇,研究报告、临床经验及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5篇,综述一般不超过30篇。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原文。
2.9.3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1~3名全部写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刊名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码。
2.9.4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并应与正文中的序号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根据GB/T 7714-2015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各类参考文献: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标准[S],专利[P]等。例如: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冬向军,陈建国,翟中和,等.神经丝的结构与功能[J] 细胞生物学,1998,20(2):63-68.
5 稿件投寄

来稿请寄:河南省漯河市大学路148号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邮编:462002,联系电话:(0395)2112101,E-mail:lhyzxb@126.com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学校首页 | 图书馆 | 科研处 | 教务处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学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