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部
 首页 | 学部概况 | 党建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管理 | 教学建设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安全 | 专题栏目 | 资料下载 
站内搜索:
 
  专题栏目
 教学诊改 
 创文专栏 
 纠“四风”专栏 
 
  创文专栏    
节俭养德,反对铺张浪费
2018-09-14 08:42   审核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节俭”?我想,即使一个三五岁的小孩子,也能给你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来。所以,“节俭”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节俭,也是一个大事。诸葛亮《诫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简单的几句话,却明确的指出,节俭是一种个人的自身美德;大文学家陆游曾经说过:“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糜”,告诉人们,节俭,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此可见,是否节俭,关系到个人的成败以及国家的存亡”。历史告诉我们,节俭即使一个人优良品质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兴败存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要坚持节约办一切事业,果断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果断抵制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由此可见,节俭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历史的传承,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勤俭节约呢?

首先,勤俭节约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伟大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战争时期,为了克服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带来的困难,我们党要求全党全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而且要求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节约,节省不必要的和浪费性的支出。在解放后,毛泽东主席等党的领导人带头倡导节俭,毛主席困难时期带头不吃肉,周总理穿百衲睡衣,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都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我们从一穷二白开始建设国家,克服了天灾人祸,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其次、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员干部中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社会上还大量存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被被逐步淡忘,有的甚至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制定并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学习榜样。

那么,我们怎么来做到勤俭节约呢?

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宏扬中华民族节约勤俭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勤俭、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改善了,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地区还比较贫穷落后,城市里还有下岗待业生活窘迫的市民,农村还有因贫穷而失学的孩子。总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我们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即使我国将来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国力更强大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

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到勤俭节约,就应该从自己的言行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些人可能认为:“我只浪费一点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片纸虽小,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在生活中节约一张纸,那70亿人就可以节约出70亿张纸,聚沙成塔,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再试想一下,如果世界没有了水,那么我们的眼泪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滴,到那个时候,人类也必然会消亡,所以,,当你用完了水后,及时把它关上,那么,你就在点滴之间拯救了一个海洋。总之,我们要做行动上的巨人,从节约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度电开始,让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关紧一点,让办公室的灯光稍微暗一点,复印的少一些,打饭的时候尽量以吃够为原则,能走过去的地方尽量不开车,只有这样做好每一小步,我们才能实现文明的一大步。

总之,节俭是良好的个人品德,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铺张浪费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更需要党员做出表率。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让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反对任何浪费行为,从每一个时间节点抓起,从每一个具体事务抓起,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撰稿人:周伟

关闭窗口

 

联系地址:漯河市大学路148号 邮编:462000 联系电话:0395-2113552 邮件:yzjcb@126.com 
CopyRight 2016-202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