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漯河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漯河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质朴小城,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像一个大都市了,特别是这两年,伴随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漯河不仅越来越美,也越来越文明。
首先,志愿者活动已经是广大市民生活的一个常态。绝大多数的市民基本上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对于我来说,从今年三月份到六月份已经参加了十几个小时的志愿活动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的志愿者,有了他们,乱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机动车、自行车各行其道,交通顺畅多了。每到周五,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进行清扫活动的志愿者,街道干净了,你攥在手里的碎纸都不好意思乱扔。我还清晰地记得6月7号那天早晨在上班的途中,看到了很多标有免费接送高考生的私家车辆,这才意识到这一天是高考的第一天,顿时感到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温暖的芬芳。
其次,市民文明素质越来越高。在报端经常看到的广场舞扰民的现象,在漯河基本看不到,最典型的就是红枫广场,这里每天傍晚都有很多人跳广场舞,但是一过八点,大家就自觉解散,不会影响周围小区居民的生活。每天上下班,我都会经过嵩山路,这条路最大的特点是两边种满了梨树,春天里,当梨树开满枝头,别提有多美了,进入夏天,梨树结满了沉甸甸的香梨,许多枝条都压弯了,让人垂涎欲滴,但是几乎没有人去乱摘,看来大家都自觉地在保护这累累硕果的美景。其实,沙澧河的河堤上也有很多柿子树和石榴树,一到秋天也是火红的果实挂满枝头,也很少有人去破坏。漯河从去年开始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动,几个月下来,效果明显,显然,绝大数司机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车让人”让出的不仅是法律,也让出一份温情和文明,作为行人,有时候也要“人让车”,“人让车”也不仅让出的是法律,也让出一份秩序和安全。
最后,漯河环境越来越美。每天行走在大街上,会不断地看到洒水车、扫地车、喷雾车从身边经过,特别是这两天天气炎热,洒水的频率会更高,给炎炎夏日带来一波波清凉。昨天,我去高铁站接一个郑州来的教授,他一下火车就指着蔚蓝的天空说,没想到郑州离漯河那么近,竟看不到这么蓝的天。我嘴上没说什么,但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还记得上个周末,带孩子去参观了我市刚开馆的“漯河城市展馆”,看到了不久将来的漯河规划,感到无比振奋,孩子也很兴奋,我们都为是漯河人而感到幸福,并且由衷想用一句话点赞漯河,那就是,厉害了,“创文”中的漯河!
基础医学部组胚教研室 华新宇供稿